1、声音的出现
一般孩子在3-4个月时开始听声音,约6个月开始有手势及系统重复的牙牙学语。手势的模仿略先于声音的模仿,语音模仿通常会慢1-2拍。听障孩子出生后初期的声音活动,可能因无法吸收声音的刺激及家长没有加以强化逐渐减少。但如果经过早期的听能训练,把握这段时机,孩子将能够发展出相当的语言程度。
2、超语段的出现
婴幼儿的发音出现了语调变化。音长(声音的长短),音强(声音的大小),音高(声音的高低)及四声。超语段对于口语是否能被理解有相当大的关系,而口语是否被正确解读,就在于是否具备这些特性。超语段主要分布在低频带中,因此大部分的听损儿童都可以侦测到。
3、音素至词语
音素包含韵母和声母,一般来说韵母的音量较声母大,较容易听见,也较先在孩子的口语中出现,一般孩子约在3岁左右成熟运用。至于听辨度仍然与孩子的听辅器材是否在主要语音频率提供了足够的增益相关。当音素从听声音或音节式仿说中出现后,可以逐渐预期它们在词语、最后随着孩子的发展在短句、长句中出现。
4、细部功能字
随着孩子听觉记忆语言及认知的发展,也通过听觉口语师或家长的强化,本来孩子在某一句话中会漏掉的字慢慢出现在口语中。我们可以将孩子说的话照实录下来,把漏掉的字词作记号补上,可以按照难易度帮孩子强化。
5、四声及语调
如果孩子在初期超语段的吸收与模仿较顺利,通常可以随着听能的成长发展自然的四声语调。有的因为听损及助听设备情况不同,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四声发展以难易度来说,先是一、四声,后是二声、最后是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