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研究表明,婴幼儿期语言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不仅将严重影响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使学龄期注意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1977年美国口语一语言~听力学会将语言障碍定义为:“语言障碍是个体在语言系统的知识上未能与预期的常模相称的情形。特别是当一个幼儿在语言的运用技巧上有缺陷,未达到同年龄幼儿的预期水准时,就称语言上有缺陷。”而我国著名学者范来波1978年给说话障碍下的定义为:“和常人的言语偏离甚远,以致惹人注意,干扰信息交往,甚至使说话人或听话人感到苦恼的言语异常。”
语言障碍类别
1.构音异常
构音异常指说话时吐字不清,也就是俗话说的发音不准确。在患交往障碍的学龄幼儿中,有70%~80%的幼儿属于构音异常。在这种语言障碍中,有单纯的构音障碍现象,也有构音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常见的构音异常有四种情况:说话时出现替换音、省略音、弯曲音和添加音。
2.发声异常
常人说话音调、音量、音质都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强弱有致,大小适中,让听的人不觉得刺耳或吃力。发声异常的人则容易在音调、音量、音质三方面偏离常态。
3.语畅异常
口吃属说话节律障碍或说话流畅障碍。说话者常在说话时不恰当地中断、重复、拉长一些字音或调。口吃在说话障碍中极为典型。对于造成口吃的原因,学术界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后,普遍服从多因素论。
4.语言发展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指幼儿说话语言产生较晚,在恰当的语言操作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同龄幼儿。如对词义的理解狭窄、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等。这是在期望的年龄中语言发育不理想的状况,可能由发育迟、听力障碍、脑损伤、智力落后、情绪障碍等问题造成。
5.言语内容贫乏
由于受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对词语的掌握有限,因而在表达上就欠丰富,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在一些幼儿身上这一现象表现得很突出,如言语内容极度贫乏,对常用词语都很难习得和加以运用,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6.言语能力丧失
这是一类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的总称,包括由耳聋、大脑言语中枢发育不全或病变神经官能症、言语器官缺损或病变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哑、缄默症、失语症、喉病等现象。这类幼儿由于丧失了原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