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
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电话
康复讲座

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日期:2020-05-12   来源: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   作者:
[阅读:1423次]

父母和孩子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孩子沟通时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根据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是否给孩子机会作出应答和反应,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种。

 

— 保姆型 —

 

这一类父母在孩子还没明确表示出自己需求时,就已经作出预判,并且满足了孩子的所有要求。因此孩子只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可以了。没有了沟通的理由,孩子就没有必要去尝试和父母沟通了,他们也不会尽力去发挥自己的沟通潜能。

 

1589233350664001811.jpg

 

生活中常看到这些父母在孩子周围忙前忙后,而孩子则在关注自己的兴趣。这类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个照顾和被照顾的关系,并没有一来一往的交流互动。

 

— 话痨型 —

 

这一类父母往往在孩子周围说个不停,他们认为抓住一切机会对孩子说话会帮助孩子的语言发展,但他们往往无暇去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也没有留给孩子机会来参与对话和互动,所以孩子对他们的语言描述不感兴趣,也不会作出应答。话痨型父母希望孩子与他们的互动是一个“说”和“听”的关系,但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把他们说的话当成“背景噪音”。

 

1589233350709053625.jpg

 

— 老师型 —

 

这类父母往往觉得孩子随意地玩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会抓紧每次与孩子互动的机会“教”孩子“知识”。他们认为拼图就是用来拼的,积木就是用来搭的,而书就是用来看的。

 

1589233350729013276.jpg

 

当他们看到孩子把拼图扔到盒子里,把书叠起来搭高,无论孩子玩得多开心,他们都会立刻纠正“错误”。老师型的父母希望与孩子的互动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孩子往往感到压力而不愿多作沟通。

 

— 互动型 —

 

这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我说你听,我说你做,或者你说我听,你说我做。这种互动是一来一往的,并不是一方指挥另一方。这类父母会把自己变成孩子的玩伴,然后在交流中针对孩子的兴趣加入合适的语言,他们往往与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看上去是在玩不是在“教”,但孩子却最能从中学到语言和知识。

 

1589233350742036090.jpg

 

正如父母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孩子也不同的性格。我们根据孩子在与外界互动中是否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大体分为以下三种。


 

— 外向型 —

 

这类孩子就算有语言发育迟缓,也总是试图通过其他的沟通方式,如表情,肢体语言等来告诉父母他们需要什么或想表达什么。

 

1589233350760003289.jpg

 

“老师型”父母往往认为孩子不讲话是因为懒,常会逼迫孩子讲话,结果遭到孩子的明确拒绝;而“保姆型”父母则会限制外向型孩子沟通能力的发展。外向型的孩子总体来说是喜欢同人互动的,能与同伴或父母建立长时间的玩耍和互动。

 

— 内向型 —

 

这类孩子虽然也有沟通的欲望,但他们不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或想法,比如他们会站在父母旁边等父母来询问;看到一群小朋友时,即使想一起玩,也只会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类孩子并不是不愿与他人互动,只是需要我们在互动中更仔细地观察他们的沟通意图,给他们提供启动沟通的机会,更耐心地引导他们学会在互动中表达自己。

 

1589233350776060202.jpg

 

— 自我型 —

 

父母常抱怨这类孩子有时搭理父母,有时又对他们置之不理。他们会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当父母作出应答并想继续互动下去的时候,他们好像又转移到了别的事情上。虽然自我型的孩子不像外向型那样积极地与他人互动,但却比内向型的孩子主动沟通多,他们只是与他人的互动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1589233350789005406.jpg

 

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应该根据自己和孩子双方的特点,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让自己成为“互动型”父母,从而帮助孩子的语言发展。

 

(本文内容选自《儿童语言发展家长指导手册》) 

惠泽康复官方微信
惠泽康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