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
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电话
康复讲座

家长应该如何参与听觉口语法教学(一)

日期:2016-10-09   来源: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   作者: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
[阅读:1467次]

 

  

  在特殊教育领域,提倡家长参与残疾儿童的教育与康复已经是一种非常主流的观点。作为听障儿童口语教育方法之一的听觉口语法亦非常重视家长参与的重要作用,它隐含着一个基本信念:家长作为听障儿童的照顾者和抚养人,有能力成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推动者和促进者,参与听觉口语课程模式不仅是听障儿童家长的一种权利,更是一种必需的义务。那么家长是不是只要给孩子佩戴好助听器或者耳蜗,定期带孩子到康复机构接受听觉口语法的训练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呢?不,当然不是!作为家长,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深度参与到听觉口语法中,才有可能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一、做孩子生活的照顾者和行为的管理者

  如今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教过去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孕期的检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孩子的听力损失很快就被筛查出来,家长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听力学干预,为孩子佩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并带孩子到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听觉言语训练。自然而然,接受听觉口语法训练的孩子年龄也越来越小了,很多康复中心都有了刚过1岁就来上小课的孩子。

  1岁多的听障孩子和1岁多的正常孩子一样,有的甚至还不会走路,需要家长抱着,时不时需要喝奶或者小便,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满足孩子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他对教室中的一切物品都充满好奇,想要自己去触摸、探索一番,这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家长还是应该要留心孩子的举动,告诉孩子不能随意去触碰那些危险的东西,并及时把孩子放乱的物品放回原位。对于孩子的危险举动要及时制止,避免发生事故。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乱丢玩具、不听指令等行为时,家长就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管理,以便训练顺利进行。

  二、做孩子情绪的疏导者

  在听觉口语训练初期,由于孩子年龄小,在刚接触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新的老师和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时,心理上难免缺乏安全感、焦虑,有些排斥与陌生人的交往活动,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比如情绪不稳定、来时哭闹,不愿意与老师进行互动,也不主动参加训练活动或其他游戏活动,只愿意待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只跟爸爸妈妈互动等。这时就需要家长可以通过抚摸、亲吻、拥抱等方式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安抚,然后引导她跟老师进行互动,如发现有点滴的进步则肯定她的行为表现,让她体验到跟老师玩玩具或者做游戏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消除她的紧张、焦虑心理。

  另外,幼儿情绪的冲动性与易感性非常强,他们的情绪变化快,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情境性强。同时,他们的情绪易受到他人的感染。因此,家长在听觉口语法的训练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用自己的开朗和轻松去感染孩子,多鼓励表扬,引导孩子达成相应的听觉言语目标。

  三、做一个认真的学习者

  在听觉口语法的训练中,家长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繁多,除了听力学、助听辅具、行为改变技术外,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听觉口语法的教学技巧。如强化听能管理能力;适时遮住口型,减少或排除其他感官输入,使孩子大脑有机会处理来自有损伤的听觉系统传送的声音信息,避免唇读;多使用超音段技巧,利用语音的声调、节奏、轻重的变化引起孩子对声音的注意;平行谈话的技巧,在孩子还不会表达或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的情况下,说出孩子想说的话等等。家长不但要将这些知识和技巧了然于心,而且要在每个需要家长实践相应技巧的环节中认真操作,听取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不断改进,并将这些技巧灵活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建议家长准备一个笔记本,在上小课时将老师上课时的活动、技巧和操作方法、孩子的反应等记录下来,方便自己随时翻看。这样坚持一学期下来,会积累很多有趣的活动和丰富多样的康复技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即使是在孩子上正常幼儿园后,还能时不时的翻出来,强化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的方法和技巧。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家长都做得很好,能及时做好笔记,记录下关键的方法和技巧,只是提醒家长朋友们不要在记完之后就束之高阁了,而是要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

  (本文节选自聋康网)
 

惠泽康复官方微信
惠泽康复官方微信